智能写作-智能写作时代大学通识写作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编辑:pitaya02        日期:2020-09-07

大学写作是很多高校通识教育必设的课程,一般包括文学写作、应用文写作、创意写作,主要培养学生写作技能。近几年智能写作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写作课程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解决这些困境已然是当务之急。

1 课程价值认同危机——呼应时代,重塑价值

当下,智能写作参与写作早已不是新闻,例如微软公司智能程序“小冰”试水 2016 年高考作文,创作出版诗集。2017 年百度总裁李彦宏出版《智能革命》,其序则是智能程序“百度大脑”所作。同时,新闻编辑类机器人也早已用于各大门户网站。虽然目前智能写作写作是一种“输入”式写作,通过数据计算比对而来,创新性和思想性有所缺失,但智能写作向人类写作提出了挑战已是不争的事实。

传统的大学写作教学往往只重视语言技能的训练,典型如 应用文写作,教师一般采取文种讲授法,运用例文讲授分析,注 重格式,要求学生模仿写作。这显然是一种低端写作训练,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得到,在智能写作时代难以吸引学生,课堂效率大大缺失。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上人人都可以是拥有读者粉丝的“作者”,程式化写作远离学生日常生活,缺少魅力。

实际上,作为以讲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最容易操作的就是程式化的模仿教学,由此教师乐此不疲。长久以来对教师的课程考核也有问题,有关考核单位认为写作课最大任务就是让学生迅速掌握所谓的写作技巧,导致教师被迫“急功近利”,在课堂上最大精力关乎学生写作模仿训练,熟不知写作能力并不等同于写作技巧。

一方面机器人已经可以写出非常漂亮的程式化文章,另一 方面传统的写作课堂教学仍然最重视简单的程式化训练,导致 了传统大学写作面临着价值认同危机,被认为是一门低效无用

的课程,甚至近几年很多高校退出了写作课程的开设。在笔者看来,智能写作时代,写作课程价值认同危机不是“真”危机,解 决这个危机我们只需回答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智能写作时代,应该培养学生何种能力?第二,写作价值何在?

2018 年两会,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记者会上提及:“这一段时间智能写作异军突起,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都要求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改革、进行创新。这样我们才能培养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这样的历史任务。”[1] 2017 年 5 月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智能写作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众多人 工智能专家、教育专家讨论智能写作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总体来说,智能写作时代,要求培养学生思辨分析能力、创新实践 能力、沟通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意识、文化交流等综合素养。写作活动本质就是人类思维、思想、情感的沉浸和表达,是对自“我”追求与提高,正如村上春树所说:“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智能写作时代,我们最需要的就是重新发现“人”,作为通识课程的大学写作,其课程价值就不言而喻了。大学写作对智能写作时代人才培养有着极大的优势。

说到底,大学写作教学应该回归到写作本体意义上来,写作本身是人类思维的反映,课堂不仅仅只是培养学生程式化的 写作技巧,更应该重视锻炼学生的思维和综合素养。比如应用文教学不仅仅关注文种写作,更应该强调文种在行政过程中的 运转,由此锻炼学生管理和沟通能力。文学写作,不仅仅是模仿写出作品,更应该重视学生感知美,理解美的能力,鼓励学生 跨学科思维,追思与美相关的社会元素。

大学写作课程的认同危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是课 程各个环节的实施大多脱离了当今时代诉求,解决认同危机的 关键,便是响应时代需求,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2 课程内容危机——转化思维,革新内容

传统大学写作教学重视容易训练的程式化写作,导致大学写作教学内容严重和时代脱钩。笔者特意翻开诸多版本的教 材,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应用文写作教材几乎都是以文种体例编写,有的案例甚至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的公文案例。文学写作几乎是以散文、小说等体裁进行划分,讲究例文分析。创意写作虽带有“创意”二字,但仍然以传统老师讲为主,真正发挥学生创意的实则有限。同时,新媒体时代,个体人都应该具备新媒体写作能力,而目前写作教材涉及新媒体写作非常浅显, “基本上是以纸质媒介的写作和阅读为自己理论建构的基础, 在日益呈现旺盛态势的新媒介面前,传统的写作学显得捉襟见肘”。[2]

智能写作时代,上述传统教学内容非常方便获得,课堂容易沦为“水课”,与时代脱钩的写作课非常沉闷枯燥,学生毫无参与热情,只是被动式地接受,教师痛苦地唱着“独角戏”。其中主要原因除了传统教学思维根深蒂固之外,还在于:第一,长 久以来通识课被边缘化,作为通识课的大学写作,其地位往往被忽视,再加以学生兴趣不高,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师没有动力 去革新内容。第二,智能写作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虽逐渐受到重视,但教学实践工作做出调整还需一定反应时间,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革新仍然处于观望和摸索状态。

我们应该转化思维,教学内容不应该单纯只涉及写作活动本身,它可以围绕写作活动设置丰富的内容。比如当我们训练学生文字表达时,可以由此探讨汉语的美感,意境的由来,新词的出现,甚至汉语文化输出等等,让学生真正理解到语言的力量,培养其对遣词造句的兴趣。当分析经典例文时,可以思考什么是经典?经典传播接受有哪些特点?哪些元素造就经典?古代经典如何现代转化?经典如何参与市场运作?等等。 写作课堂内容应该摒弃过时了的内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立足时代实际,让学生真正理解写作的意义,真正发挥其作为通识课程的价值,培养学生在智能写作时代必备的素养。其次,主动拥抱智能写作。虽然“互联网+教育”不断被提起,但大学写作课堂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仍然是少数,教师应该突破自我,主动利用智能写作和多媒体技术拓展课堂内容,线上与线下结合,程式化的简单学习交给线上,拓展思维的综合训练线下完成,提高课堂利用率。同时,大学写作课堂应该关注新媒体的写作,比如微博、微信等新兴的自媒体,让写作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有感而发,让学生思考新媒体与政治、经济、艺术等联系,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3 教学手段危机——创新教学,重视讨论

大学写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手段危机。首先,教师利用新技术能力普遍有限。教师虽然有意识改革教学手段,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录制网络课程,制作精美的 PPT,但教学方法本质上换汤不换药,教学效果仍然一般。教学过程也非常单调:上课PPT 讲——课后学生练——教师修改。其次,教学管理部门的考核标准仍然是前时代风格,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课时挂钩,课后工作往往不计入工作量,教师利用新技术热情大为降低,最后还是回归到传统的教学课堂。

当务之急是怎样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程。笔者在此介绍实验多年的“大课+讨论课”的课堂模式。一方

62 2018 年 / 第 27 期 / 9 月(下)





面,我们鼓励学生使用网络资源完成课程基础理论学习,但由于师生交流的缺失、监督的困难,所以我们设置一部分大课堂, 配合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线下指导,将写作基础理论学习任务高效率地完成。另一方面,我们开设较少人数的讨论课堂,在大课教学基础上,进行拓展的研究性学习和训练。将每个教学内容设置成小组任务,学生分组完成,着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协作意识、跨学科学习能力、综合语言表达等,提倡主动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课堂内容更为丰富有趣,学生乐于回归课堂。

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大课课堂的教学风格应该和讨论课风格保持一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的碰撞,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整个教学风格达到统一和良好循环。第二,任务设计是关键。分组教学时,必须防止学生打酱油,任务设计成“大任务+小任务”比较合适,个体学生“小任务”组合成最终的小组“大任务”。第三,做好学习考核。考核标准须明确,事先告知学生,学生的最终成绩不能是期末“一考定终身”,推行行程式考核,极大激发学生的全程学习热情。第四,重视思维引导。课堂讨论或者汇报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质量直接决定了课堂质量,教师知识视野越宽阔,课堂越高效。此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解决目前写作课教学诸多问题。

智能写作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写作课程由 于课堂内容与时代脱钩,教学方法陈旧,导致课程价值认可危机。大学写作教学应该响应时代需求,革新课堂内容,不仅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还应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审美能力 和协作能力,重视讨论课模式,利用智能写作技术和网络资源革新教学手段,重塑课堂魅力。

火龙果智能写作是全球第一款中英双语语法检查校对产品,运用火龙果智能写作技术进行错别字文本校对,除错别字校对以外,还可以对语法、标点等进行校对。

火龙果智能写作官网https://www.mypitaya.com

积极拥抱变化,才能更好的应对这个时代

智能校对-火龙果AI智能写作工具是免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