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校对-人共智能完全代替能代替翻译吗
编辑:pitaya02 日期:2020-08-27
身为小语种的翻译,与之相比,遇到火大的事应该稍少些,毕竟现在人工智能翻译都认为他们可以代替翻译,但会讲法语的人却要少一些。
事实上,很多人对翻译行业不了解,所以会有些疑问,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而真正会激怒翻译的,其实是那些说话非常粗鲁,认为这行很简单,或提出许多荒唐要求的人。
语文方面:
有人看到会议中有口译,就会问翻译“你知道 xx单词怎么说吗”,用的不是请教的语气,而是挑战你,考试你的语气。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当翻译听到这样的问题时,他感到非常压抑。
以前有人回答说翻翻一些“中国特色”的领导金句会惹恼翻译,其实并不会,因为我们会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可以把原句的意思表达出来,何况 CATTI考试几乎都是政府工作报告这类很官方很绉绉的文字。最让翻译恼火的是那些在前面或者直接在观众面前说“我这么说不知道翻译能不能完成”的人。真不用为我们操心,可以把它翻过来,你说吧。
有人认为外语好=能做翻译。对一些低端翻译或陪同翻译来说,这可能会有帮助,但高口翻译并不一定是外语好的翻译。举例来说,之前我写过一篇影子跟读的文章,有个法国人跟我说,我觉得自己没办法像这样跟读法语新闻。所以外语和母语都很好只是基础,要做好翻译还需要大量的实践。但别误会,外语水平不好,想做好翻译基本上也是不太可能的。
有时有人会问,难道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你们的翻译吗?每一次翻译都需要耐心,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低端翻译,但如果笔译文本内涵丰富,并且需要依靠上下文理解和对事件背景或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的理解,或者面对复杂的口译场景,需要人脑去分析双方的语言意图,或者只是为了给人类带来温暖,那么活的翻译都是不可或缺的。您能想像用机器翻译国家首脑会议吗?
岗位:
想去口译但对方不愿意提前给资料/PPT/讲稿,想着“你们不是在做翻译吗,等他们说了什么你翻就行了啊”。是的,我是翻译,但我既不是词典也不是行家。对熟悉的领域还是不错的,如果是不熟悉的,一般要提前两到三天开始看教材,准备词汇,恶补有关领域的知识。若对方提前提供材料但翻译人员没有做好准备或没有做好准备,翻译效果不好是翻译的过错;若对方没有提前提供材料,而会议仍是特殊的技术领域,则翻译真的不应该独自背“翻得不好”的锅。
同传时一般需要两人一组,每人轮流做15-20分钟。但也有一些人不明白这一点,就会说“一人可以啊,为什么要二人”。尽管他们可能并没有恶意,但这也反映出大家对同传产业的了解不够,因为同传对脑力的需求和消耗实在太大,有时花上十分钟就会想为什么我的搭档还没接过电话!!
有时出席会议时,主办单位要求翻译人员写会议记录,说:“你们翻译的时候不记笔记吗?整理一下就可以写记录。”笔记被用来帮助翻译,而我们并非把所有的演讲内容都记录下来,以便阅读。假如讲话者每说一到两句就停一停,翻译甚至都不用记,完全可以用短时记忆复述。如要做记录,建议用速记法,或录音回家自己写。
从事翻译工作时,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是:“我们对质量有严格要求,但我们的预算只有 xx/千字。”有些公司不会舍得在翻译方面投入太多的资金,但现在请你不要要求翻译的“高质量”。又有三千字,那些照搬机器翻译的翻译,只需抄下译文,最多花一分钟,而高水平、认真负责的翻译,要翻译一次,校对两次,基本上要六个小时。那请问,照搬机器翻译敢报80元/千字,认真传翻译+校对翻译能报同样的价格吗?若要高质量的翻译,不要把预算压得太低,如果预算不足,那就做好接受一般质量翻译的心理准备。这一类矛盾的要求还有:“项目很多,但今晚需要交付。”
此外,如果需要用火龙果智能写作校队语法,我还会事先说明,我保证基本没有重大的语法错误,比市场上大多数翻译都要好,但不能保证妙笔生花,达到英语或法语母语者的水平。如果希望提高母语翻译水平,可以花钱请母语翻译,或者请母语者参加审校。
一些顾客甚至口译都会认为“口译胜过笔译”。身为巴黎高级翻译专业的毕业生,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口译出身的人,但他的口译水平不如我,还有一次,口译出身的笔译完全没有标准,各种细节都有错误。是的,同传的难度的确很大,但口译与笔译在最终翻译成果的表达上有不同的要求,不能简单地认为厉害的人就是口译,一般的人就是笔译。
火龙果智能写作是全球第一款中英双语语法检查校对产品,运用火龙果智能写作技术进行错别字文本校对,除错别字校对以外,还可以对语法、标点等进行校对。
火龙果智能写作官网https://www.mypitaya.com
积极拥抱变化,才能更好的应对这个时代